设置

关灯

第1097章 庄子的道德与人德(三)

    在庄子内篇第五篇德充符的第一个故事里,还有一个主线内容,那就是王骀的德处世之方法。

    王骀的处世之方法就是: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世。他的教学方法与孔子大不相同,而恰恰相反。

    孔子的教学方法是言传身教,自己带头做表率,让学生和别人跟在后面做,你能达到我这个标准你就可以毕业了。

    一个是“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世”,一个是言传身教,以身作则。道家与儒家的处世哲学截然相反,结果“中分鲁”,两人的学生一样多。而且各有所获。

    因此孔子的学生常季就不解了,就问孔子,从而有了德充符的第一个故事。

    在德充符的最后,孔子解答了常季问题,也解答了为什么可以做到“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世”的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世”呢

    总结起来就是:悟道悟透了人生大道:知道人在宇宙天地间的位置,知道人为什么而活着,活着是为了什么。明白了生死,不害怕死亡,知道怎么活,等人生大道理。

    当我们的人生没有疑惑的时候,处世就简单了许多。无须废话,也无须去做多余的事。难道这不正是“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