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四章 根据地
果他们提出要求,我们可以让他们推举出一些人,交由海军送回去寻找他们的家人,把他们的家人从大明各地接到瀛洲安顿下来,这点一定要和工匠们讲清楚。”
众文武纷纷表示没有问题。
近半年安置五个批次共63,000多移民,瀛洲的文武官员早已经总结出一整套经验,现有粮食物资和周转房屋,足够安置6,400多名工匠。
江照寰轻咳一声,提出争论了两天无法决断的两大工厂选址问题:“将军觉得枪炮厂和造船厂建在什么地方才合适”
朱道临考虑片刻:“之前我把决定权交给诸位,是因为诸位比我更熟悉本地的情况,刚才在门口我也听到诸位的争论,既然大家都无法做出决定,那还是由我来承担这个责任吧”
“造船厂建在上游1.5公里的南山北麓最好,那片河岸大多是石,水深均在3米以上,涨潮时能达到5米,足够修造3,000吨级船坞和码头,西面有要塞和炮台的保护,北岸是延绵3公里的红树林,非常安全。”
“至于枪炮厂嘛,最好建在造船厂东面的山谷里,这样就能与造船厂一起共用码头”
“要是山谷里的地方不够宽,完全可以用火药炸出一圈足够修建车间和仓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