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又近一年四月时(下)
相比于唐时的科考,大明的第一场科举考试已经取消了很多考试项目,比如和经义、帖经有所重复的墨义。整个试卷分为三部分,占据百分之十分数的是帖经,主要考察考生对于古今名著的背诵能力。占据百分之三十的是经义,主要考察考生对于一句摘录自四书五经等名著经典的话的理解能力,而占据了最大头百分之六十的,自然就是叶应武最重视的策问。
科举考试的主要目的就是选拔出来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至少是有个人成熟思想的人才。所以策问的重要性自然而然就彰显出来,在前宋时候主要考察的实际上也是策问,只是谁曾想到在短短百年之后,策问机已经完全退出了考试范围,只剩下经义,也就是只剩下所谓的八股文。
对此叶应武虽然不理解,但是绝对是绝对反对,自己所要的绝对不是摇头晃脑、熟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而是真正有抱负的人才。这也是科举考试设立的初衷,为所有有志于报效国家、一展抱负的人才提供一个平等的考试和录取机会。
邓光荐和刘辰翁齐齐抬头看着叶应武。殿试是科举考试最重要的一环,也是皇帝陛下亲临的一环,所以不容有丝毫的差错。并且按照惯例,状元、榜眼和探的文章也会张贴出来供人学习阅览,这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