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754章 外强中干的苏联

    但是德国转让给苏联的并不是自用的k/a表面渗碳硬化合金钢,而是1895年由克虏伯公司开发的kc装甲钢技术(核心技术毕竟是买不来的),而kc装甲钢防弹能力远远比不上1928年开发的k/a装甲钢。

    而且,根据德国情报部门的侦察,苏联人实际上并没有完全掌握kc装甲钢的技术,无法生产超过的kc装甲钢,因此所有超过厚度超过的装甲钢板都是工艺简单的表面硬化钢。这就使得苏联级战列舰的防弹能力远远没有纸面数据那么光鲜,虽然拥有总重量超过23306吨的装甲(比大和级还多一些),侧舷装甲最厚处甚至达到了,但是实际上的防弹能力却比不上俾斯麦级的装甲、兴登堡级的装甲和黎塞留级的装甲,更不用说维内托级的装甲了。

    “元帅,水上飞机查明了正向冰岛而来的敌舰队的具体情况了。”晚上8点,威廉梅塞尔中将报告了苏伊士号水上飞机母舰派出的he-115水上飞机的侦察结果,“战列舰11艘,航速很快,都是新锐战列舰,其中4艘确定是苏联级。”

    “11艘……”吕特晏斯海军元帅掰着手指头说,“我们有2艘兴登堡级、2艘俾斯麦级、2艘黎塞留级、4艘维内托级、2艘巴巴罗萨级和1艘格奈森瑙号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