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 军制大调整(一)
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
朱天鳞也是永历朝为数不多的几个拥有真才实学的大臣,在历史上,其继翟式耜之后,一直周旋奔波于地方军阀陈邦傅和孙可望之间,努力维持着永历******那艘破船不倒,直到病逝,是个忠臣。
在今世,也和永历并肩战斗过,曾一起密议诛杀军阀陈邦傅,由此得朱由榔信任,委以心腹。
严起恒,字震生,一字秋冶,崇祯辛未成进士,授刑部郎中,恤刑广东,多所平反。擢知广州府,桂王即位肇庆,知起恒名,擢太仆卿,寻晋户侍侍郎,召赴行在,理财有术,又升户部尚书。
历史上的严起恒曾因反对封孙可望为亲王,遭孙可望报复杀害,也是个有节操的大臣。对于这样的臣子朱由榔也是不吝重用的。
晚明体制:阁臣满编七员,隆武朝时期同时出现三四十名内阁大学士的特殊情况不包括在内,隆武是个傀儡,只能靠名爵笼络人心了,至于这个名爵有没有实权,他管不着了。
现在轮到永历朱由榔执政了,行都人才缺乏,本着宁缺毋滥的态度,目前的中枢内阁只有三名阁臣,空缺了四人,吏、兵二部尚书实权已经很大,照例不入阁,除了以上两人外,还有去福建游说郑森的东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