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挺进大西南
。
从湖北宜昌至四川宜宾的这段长江通常被人们称为川江,有名的“川江号子”就是在这段长江上航运中形成的。
自进入宋朝以来,川江航运逐渐兴盛,有史书记载,“自蜀通吴,商贾之往来,货泉之流行,沿溯而下者又不知几。”尤其是在南宋时,四川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贡赋、军粮、战马和其他军需物资的运输都基本依托航运,川江航运的发展也促使四川的交通枢纽从西部的成都开始向重庆转移。
重庆的战略地位如此重要,知道南京政府的航运业极为发达的洪承畴当然把整个四川的防守重心都放在了重庆一带。
而当初追着洪承畴西进的黄得功率领的三师和五师以及李成栋的二军如今就被阻挡在万州一线,重庆多山险峻的地形让没有重火力攻坚的黄得功和李成栋一筹莫展。
得到喘息之机的洪承畴迅速稳固了四川的统治,半年多来,洪承畴不仅在四川扩军达到十万人之多,而且在成都府很快将枪械厂恢复了起来。
当初洪承畴刚刚入川之时也曾遭到川人的激烈抵抗,也洪承畴集团也是造成了极大的麻烦,但洪承畴很快就调整了战略,找人人冒充明末蜀王朱至澍之子,立其为蜀王,并发檄文表示自己将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