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2章 天收人啦
摇头。
吴淞说道:“鲧是用息壤来阻挡大水,而大禹则是因势利导,所以堵不如疏,应该多修沟渠运河等,将长江分流引入大海,如此还能开辟出更多的良田。”
“堤坝一样必不可少。”吴紫仙替弟弟完善,“春秋楚国孙叔敖,建有陂塘,魏国西门豹,主持修筑引漳十二渠;李冰的都江堰,王景治河千载无患;范仲淹的范公堤,王安石的农田水利约束,乃至本朝许多官员都精于治水,只可惜都无法彻底杜绝水患,可见人力岂能与天地争锋?”
“是啊。”沈侃对此心有戚戚焉,即使到了现代社会,水旱灾害仍然是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
沈侃不大懂水利工程,但是他很清楚长江流域水患的根本原因,在于农耕文化对生态系统的持续破坏,长江上游的森林和绿色植被的减少,中下游持续的围湖垦田,逐渐导致水患不禁越来越频繁,并且破坏力也越来越强大。
不过相比长江流域,明清两代为之最头痛的则是黄河,比如乾隆年间的刘统勋治理水患长达三十余年。
总而言之,在这年代只要能修建坚固的堤坝,多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维护各大湖泊的面积,各地留出来泄洪区,保持好上下游的绿化,坚持治理水土流失,乃至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