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五三章 大唐的盘口

略相对年幼的幼子。

    记得史书曾有记载,立李治为皇太子后,李世民曾有反悔,一度想要改立李恪为太子。但遭到了长孙无忌的反对,只好作罢。

    也正是因此,为李恪埋下了杀身之祸,永徽四年借高阳公主谋反一案,顺道将李恪牵连其中,然后送命。

    就连后世伟/人也曾有过评价,李恪乃英物,李治蠢物,认为李世民不该偏听长孙无忌之言坚持立李治。

    从继承人的角度来讲,李恪或许确实比李治优秀些。但李治也并非一塌糊涂,朽木不可雕也。

    在历史上,前有唐太宗,后有武女皇两位鼎鼎大名的皇帝。以至于夹在其中的唐高宗李治显得黯淡。

    其实也不然,李治还是有些能耐和本事的,毕竟的唐高宗时期,唐朝的国力是在不断上升,疆域也在扩大。算得上国富民强,只可惜出了一个武则天,以至于让李治政治生涯留下污点。

    而今武二娘子并未入宫,如果不再出现武女皇,李治的帝王生涯和后世清名会不会有所改变呢?何况因为谢逸的介入,李治的风疾因素得到了很好控制,应该不会再出现眼疾,是完全可以自主理政的。

    所以李治并不比李恪差多少,尤其是培养得当的话,会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