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九三章 赏罚难题

,先是李恪,现在则是李治,原本谁也没有把这个幼弟放在心上的。

    但是现在,这个问题似乎不能忽视了。

    李治已经十三岁,成长速度比想象的更快,他也是嫡出的皇子,深得父皇钟爱,又立下了大功。

    要知道,这年代立储原则除了嫡长之外,还有立贤一说。何谓贤能?旁人称赞几句不算,功劳最为实实在在。

    所以李治的威胁突然之间大了很多,对于李承乾而言,又多了个人来推东宫的墙。对于李泰而言,身后又多了一只黄雀。

    在皇位和权力面前,手足亲情算得了什么?此刻两位兄长心中除了忌惮之外,再无别的。

    当然了,他们随后也想到一个人。

    虽然朝堂上没怎么提及,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那就是晋王府长史谢逸。无论李治取得了多大的功劳,他只不过才十三岁而已。能有多少谋略和能耐,若身后没有人帮他出谋划策,帮他办事可能吗?

    显而易见,如果非要说晋王的功劳有多大。最应该感谢的人应该是长史谢逸。

    某种程度上,是谢逸一手造就了晋王殿下今时今日的功劳与地位,李世民明白,朝堂衮衮诸公明白。

    李承乾和李泰也明白,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