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访德成功,抵美晋见
至1901间发生了经济大恐慌。桂太郎内阁为刺激经济发展采取强化发展重工业、通信产业的政策,这就需要金融机构投入大量资金和政府投入大量财政。
同时,为扩充海军增加预算也不可避免。桂太郎内阁筹划在美国募集外债未果,便想通过整顿行政、延缓公共事业项目、把北清事变赔款列入一般会计等手段加以解决。议会认为赔款收入不稳定,强烈反对将其列入预算,对政府执行期限为五年的地租增收和整顿行政也抱有强烈抵触。
1906年1月7日,桂太郎推荐西园寺公望出任首相。此前,为平息国民对朴次茅斯条约的激愤情绪,在原敬的推动下,以政友会支持政府为条件。实现了桂太郎与西园寺公望的联手和相互提携,形成了所谓的“桂园时代”。
1908年7月,西园寺公望内阁由于财政困难和取缔社会主义者不利而总辞职,桂太郎再次登上首相的位子。桂太郎表面上“不偏不党、一视同仁”。实际上如果不和政友会妥协就过不了议会这一关。
1911年1月,桂太郎与政友会总裁西园寺直接会谈,双方“情投意合”。结果政府提出的明治十四年度预算案在第二十七届国会上稍加修改后便得以通过。桂太郎在完成签署第三次日英同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