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七章 再战上江(2)
米直立式钢板桩码头,其泊位可容800吨级船舶15艘。在港区铺设了铁路支线和装卸线,从而使佳木斯港装卸转运能力剧增。1935年至1938年佳木斯码头装卸量依次达到72、86、56和144万吨。水运航线主要有佳木斯—哈尔滨、佳木斯—黑河、佳木斯—虎林等。年客运量达54万人。客货运输总量分别占当时黑龙江水运总量的20%和70%左右。
此时的佳木斯港,天上飘起了雪花下了一阵停了下来,让地面铺成了一件白色的棉衣。天色却黑俩眼看不到五指,夜晚空气更是寒冷。刚入冬的天气虽然寒冷,但是松花江还没有结冰的迹象,在佳木斯一处码头南边一片破烂的贫民窝棚区泥泞狭窄的小路上三三两两走出一些破衣烂衫的劳工拿着火把,穿着破布鞋,肩膀上系着一块垫肩在日军宪兵的喊骂声抱着膀匆匆向码头走去。
他们以前都是城里的居民,在日军占领佳木斯后,给城里所剩不多的居民发放了安居证,全都赶到城中东南一片固定区域里生活。挑选出年轻妇女送去军营洗衣服、青壮年男子集中在码头附近,逼迫他们帮助皇军装卸货物,每天给两斤玉米面。
对于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抱着听天由命态度的穷苦人们来说,这足以让一家人勉强活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