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跟我走吧,少年
公元881年三月,张寻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了大唐官方文书中。一个根本没人听说过的小山村里出来的土团头子,竟然被枢密使杨复光保举为邓州团练使,官阶昭武校尉。这在当时的官场上,也是一时奇闻。如果唐朝有报纸,张寻能上头条。
唐朝官制,分为“散官”和“选官”两种,散官相当于后世的军衔,代表一个官员的资历、品级。张寻的散官官阶是“昭武校尉”,品级上是正六品。可能有的人觉得小,其实也不小了,昭武校尉已经是“校尉”里的最高级,再往上,就是游击将军衔。张寻作为一个不在体制内的野路子武人,因功授个正六品,真不小。
除了代表军衔的散官,选官才是真正的职事官,表明这个官员被朝廷委以什么责任。张寻的选官就是“邓州团练使”。这可厉害了。一州的团练使,一般都是由州刺史兼任,掌握着一州的军事大权。此前邓州团练使一职是由邓州刺史赵戎兼着的。如今赵戎被朱温捉了,大唐新的邓州刺史还没有任命。在这个空档上,杨复光直接将一州最高军权授予了一个他甚至未曾蒙面的野路子武人,此间不乏深意。
张寻自己分析,杨复光这么干,首先是要给天下人看的。只要为大唐出力,帮助大唐保卫州县,甚至恢复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