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一段小文,一个梗

    关于民国初年上海的物价问题
    写书时少不得查询民国各阶段的物价,百度一下银元之类的话题,发现陈存仁所著银元时代生活史里的这段记载引用着极多:“我虽然每月只得薪金八元第一个月,吃过用过,口袋中还余五块钱。”不少老专家都据此断言,民国时期物价低,人民生活极好。
    我是个死心眼,总觉得这些数据不是很靠谱,于是便买了书来看。果然,似乎是有人故意曲解了作者的话。
    陈存仁老先生,1908年生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名医。六岁时,家中生意破产、欠债颇多,还完欠款后,家中几乎一无所有。同年,陈父因食用了不卫生的酱猪肉,患严重痢疾,七日后不幸辞世。不久,陈的长姐又因病离世。
    家中生活日益艰难,只得搬到薛家滨一处屠宰场附近居住,好在陈母持家有道,日子总算过的去。用陈老先生的话说:“每日佐餐的都是煮青菜、豆腐豆芽、还有两铜元一块东洋咸鱼干三年五年从不添一件新衣裳,为了一双五个铜元的洋纱袜子,还同母亲争执了一番因为,家里每日菜金不过才四个铜元。”
    陈先生学业不错,读小学时多次跳级,约莫九岁或十岁的样子就毕业了。在民立中学期间,同样学业颇佳,四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