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百五十一章 老儒

能流通百货,纵然农家,也可丰富物产,消弭灾荒。

    武雉以兵事起家,自然不会自毁根基,镇内士卒家属享有免税免役等等优待,又努力发展生产,不到数年,全境大治,没有大规模的饥馑出现,并且富人与豪族纷纷以与军官结亲为荣。

    只不过,在一些古板的儒家看来,这便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了。

    纵然黄宗较为开明,但骨子里还是一个纯儒,同样觉得此地文风不盛,恐怕未来有着祸端。

    当然,此时他肯定不会这么说。

    这位儒家长者捋了捋胡须,谈到了另外一个方面:“老夫来此路上,一路看了不少农田乡舍,自大定元年以来,定州、灵州都是风调雨顺,看来定王真是得了天命的”

    “不错,老师之言有理。”

    诸位儒生纷纷附和。

    在古代,粮食生产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

    天灾导致饥荒,饥荒造成流民,流民中产生叛军,又进一步破坏原本的农业生产,基本上,王朝末世,都是处于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当中。

    百姓只要能吃饱穿暖,日子过得下去,实际上对于上头的统治者是谁并不如何关心。

    而定州与灵州,几次作物大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