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二章 灵、神、识

的问题。

    《伏神法》共分五个境界,正神、聚神、藏神、伏神、无神,每个境界都是对于“神”的打磨,对于人心的历练。

    尤其是打开灵识世界之后,韩仲麟更是在思考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存在的意义。

    正神,心有道义;聚神,凝神如水,破虚妄,一眼便望传本质。

    正神与聚神,来源于滚滚红尘,缺脱不离红尘,因为不论是道义或万般尘事本就为“俗”,坚守善念或种种尔虞我诈,又何来摆脱?

    藏神,见心明性,辨祸福,感知事物的规律,把“神”藏于某处,反过来旁观和预断接下来将发生什么,则是另外一番境界。

    伏神,心向空,无时无刻不在藏神于空,介于空与非空,将“神”伏摄于一处,本身之“识”却不能感知到,这是一种极其晦涩的境界。

    对于上元道人,韩仲麟一直以来都怀抱着本真的敬意,继承了上元道人的衣钵之后,韩仲麟进入了先天境界,进而踏上了修真之路的同时,又打开了一道特殊的大门,让韩仲麟在修“心”之路上越走越远。

    灵既灵性,万物皆有灵性,有灵之物则代表着是存活之物,无灵性说的便是“死物”。

    神,寄与心,认识本体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