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四章 洗三

则》有载:“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三日始负子,男射女否”;又云:“凡接子择日”,郑玄注:“虽三日之内,尊卑必皆选其吉焉。”隋唐以前,洗三被称作“落脐炙囟”礼,即去掉新生儿的脐带残余和熏炙婴儿的囟顶,表示新生儿就此脱离了孕期,正式进入婴儿阶段。但此说无史料依据。不过,”洗三”,也叫“三朝洗儿”,确实是中国古代诞生礼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仪式。婴儿出生后第三日,亲友们会聚一堂为婴儿祝吉,一是洗涤污秽,消灾免难;二是祈祥求福,图个吉利。这时,收生婆子会用槐条、艾子熬水,给小孩儿洗澡。前来祝贺的亲友会拿金银钱或喜果儿放入澡盆中,即“添盆”。一边添盆,婆子一边说吉祥话,如添凉水,就说“长流水,聪明伶俐”;若放枣栗,就说“早立子儿”;若搁莲子,就说“连生贵子”;若搁桂元、荔枝,就说“枝元、桂元,连中三元”等等。待添完盆,便给小孩儿洗澡了,先拿棒棰在盆里搅一搅,且说些寓意儿子满堂的话。总之,极是遭罪。反正,崔瑾在一旁很是担心这番折腾会让自家小弟崔玦着凉。崔玦在盆里哇哇大哭,手舞足蹈,但众人却笑得更欢,这表示孩子底气足,身体壮,不像崔瑾当年连“哼哼”声都没有几下,仪式尚过半,便脸色煞白,呼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