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25章 打苇叶

小溪流,出了村口过桥奔着鲤鱼湾在方向驶去。

    迟老爷子好奇的问道:“村西头不是有芦苇么,为什么过桥?”

    温煦很有经验的说道:“村西头的苇子都比较小,那边的苇子离着村子近一年至少被人割一茬,顺着原来入山的路那边的地方远,根本就没什么人割,因此叶子大杆子粗,这才是好苇子。咱们反正有车远点儿也无所谓。”

    苇子的作用可不小,在农村谁家没有几个苇帘子?晒个萝卜干什么的都靠这东西。手艺好的直接开苇子杆,编个筐编个箩的都不在话下,就算是整个苇篾席子那也就是两三天的功夫。对于农村来说苇子几乎就是全身都可用。

    听到温煦说出个道理,迟老爷子点了一下头也就不说话了。

    过了鲤鱼湾,顺着原来入村的路往前走,没有一会儿在路上遇到了一帮村里的皮孩子,一个个提个笼子扛根杆子的,乌秧秧的十好几个。

    嘀嘀!

    温煦按了一下喇叭,停下了车子对着这帮熊孩子问道:“干什么去?”

    “钓鱼啊!”

    走在最后的毛蛋一手牵着妹妹毛丫,另一只手上提着一个竹笼子。估计很多人没有见过什么叫竹笼子,认为这是竹子做的,其实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