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04章 货币战争 一

铢的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样子,被世人讽刺为“无文钱”。

    为了把一文钱掰成两文钱来用,广大群众创造性地发明了很多的“省钱”方式。

    锉面、磨边、剪凿,这是几种最主要的“省钱”方式。

    锉面是把铜钱没有字的一面磨薄,一般来说经过这样处理的铜钱,重量会减轻四分之一左右。

    但由于铜钱上面铸有文字,在打磨的时候还要防止损毁字迹,而且无法批量操作,所以远不及磨边和剪凿普及。

    磨边钱还好一些,它是用方形木棍或者金属棍,把铜钱串起来,然后用旋转的方式,把铜钱外圈的铜磨下来。

    五铢钱经过这样的加工,本身的重量会减轻三分之一左右。

    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到钱的面文,并且钱币的边缘都比较光滑。

    磨边的目的在于取铜,用来作为铸造新钱的原料,因此造成五铢钱大幅度地减重贬值。

    而剪边钱要比磨边钱所去的轮廓更多一些,批量处理的时候,内外边缘都要进行剪凿。

    由于工艺上的缺陷,大多都可能会把钱币的面文减去一些,形成钱币文字不完整的现象。

    从钱币的边缘看,剪边钱又不像磨边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