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十九章 这题你是猜得吧?

    高昱熟读四书五经,自然知道沈泽出的这道题是出自《论语.先进》!

    孔圣人他老人家的原话是: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翻译成白话的意思就是:当大臣的,应该用道义为君主服务,如果君主不讲道义,就不要愚忠,可以甩手不干。

    这句话的意思和《孟子·万章》中的“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基本上是同一个意思。

    不过这话虽然的确是孔圣人说的,而且孟子确实也说过同样的话,但也得看时间和场合。放到孔孟二圣生活的年代,这话或许合适,但是放到如今的讲究三纲五常的大明,这就有些不合时宜、惊世骇俗了!

    孔孟生活在什么年代?那是周王衰落,群雄并起年代,如果对于一国的国君没法以正道侍奉,完全可以飘然而去,再去别的国家投奔那些礼贤下士的开明君主。因此在孔孟的那个时代这句话,确实可以适用。

    但是如今是什么年代?如今大明一统,天下归一的年代,君为臣纲已经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再讲什么不可则止,简直就是犯上作乱。

    被儒家奉为亚圣的孟子,不过是说过一些“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之类的漂亮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