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识抬举
王基因,但也还是缺少了对未来数百年局势的把握,因而要想让大明帝国继续长久的朝着近代化乃至现代化的进程迈进,并直接甩开西方各国与大明的差距,就必须对继任者有更高的能力要求,他们当能敏感的根据形势的变化做出政治抉择并有自己的主见与策略。
然而,现在在大皇子朱慈炯和二皇子朱慈熔还未成年之际,朱由校不会贸然做出要立太子的举动,更何况,在他看来,自己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女人,也就会有更多的子嗣,选择面也就更广,没必要非得按照祖制。
而钱谦益等清流官员并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属于传统士大夫官员的代表,他们所竭力维护的就是帝国的礼仪秩序,尤其是皇位的合法传递性,在他们看来,这是关乎着帝国能否长治久安的,所以他们把这些看得比建奴是否还具备对大明统治根基的威胁以及新的剥削方式出现会不会在不久的将来进一步加深阶级矛盾等问题还要重要。
“陛下,东宫之位不可久悬,不然天下难安啊”,钱谦益虽说善于在朱由校面前溜须拍马,但他也知道一味的在陛下面前奉承不做些正事也是不行的,所以在这种关乎江山社稷而且又是自己这个礼部尚书该管之正事的时候,他倒也表现得颇为执着,以他这些年来对陛下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