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八十五章 张煌言去漠北

在关外做过官,在建奴做过使节,在漠南做过地方官,对于如何管理游牧民族使其接受儒家教育并融入汉文化有着丰富的经验;而管绍宁在进入翰林院后曾去京师大学堂进修过,是实用主义与文化统一的倡导者,对于如何管理夷民使其真正成为大明顺民具有很深的研究,因而选择提升这三人主持漠北政务倒也恰当。

    本来,对改土归流和同化非汉文化圈的百姓具有一定经验的还有曾经的漠南巡抚且是皇家军事学堂毕业的杨廷麟,但杨廷麟现在已成为大明的学部尚书,忙着改革天下学政,特别是对一些汉夷杂居的地区的教育体系建立,使得他已无法亲自参与对漠北的管理。

    但朱由校还是让他在百忙之中上了一个关于如何更好的改土归流的条陈,以让漠北的第一批由朝廷任命的实权地方官们有一个更好的参考。

    为了防止在改土归流初期,因为对大明的抵触而出现大规模的叛乱,朱由校没敢直接录用大量关外如漠南与建州的生员与举人去漠北担任府州县等地方官,而是让吏部继续选用关内的大量汉裔或者苗、土家、彝等非蒙、满的士子去漠北担任地方官,如石柱土司因秦良玉的功勋卓著,其夫家马家与其娘家秦家就有许多子弟被朱由校特旨任命为知县等官去漠北替朝廷管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