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内阁论战
何况一次性罢免这么多的官员,朝政的瘫痪只是中央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地方上的影响,官场向来不是独立的,每一个官员背后都站着至少一家甚至几家士绅大族。
他们对于地方的安危和庶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任地方官上任,头一件事就是召集当地的士绅名流联络感情,甚至有些需要地方官亲自登门拜访,可见起重要性。
这些士绅是大明统治的基础所在,他们依托朝廷官员维持自己的地方的超然身份,又反过来替朝廷管理地方,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而一旦这么大规模的罢免官吏,难保地方上的士绅不会串联暴动。
所以说,叶向高的奏疏,事实上可行性并不高。
但是实际上,李廷机却是故意写成这个样子的。
他压根没打算按照这套严苛的方案来实施。
之所以会这么写,一是考虑到矫枉过正的问题,要抓官场的贪腐风气,必然会遭到浙党的强烈反对,这一点他早已料到,所以他故意将情况写的严重无比,如此一来,留下的回旋余地就大了许多。
还有一点,就是恩出于上,说的简单一点就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他先主张严苛律刑,然后由皇帝来减免恩赦,将施恩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