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光化三年八月,钱銶在轩渚大败康儒,并断其粮草,康儒被迫由青溪逃回淮南。
失去了淮南的的支援,王壇对死守婺州也失去了信心,于是步康儒的后尘,仓惶逃往宣州投奔了杨行密。
康儒撤退了,王壇逃跑了,一直龟缩在衢州城的陈岌彻底失去了希望,只好乖乖地举手向钱镠投降。
历时两年的衢、婺两州之叛乱终于宣告结束,钱镠再次顶住了淮南杨行密的猛烈攻击,保住了浙东西诸州的地盘。
但在当年的十一月,远在长安城的那个已经日落西山、衰亡殆尽的唐朝朝廷内部居然发生了一起闹剧式的流血政变,堪称唐朝当年的头条爆炸性新闻!
论起当皇帝的能力,李晔显然远远强于他的那位嬉笑娱乐式皇兄李儇,只不过李晔生不逢时,只能空悲一生!
史书对李晔的评价是相当正面积极的,史称其为人明隽、有智有勇,但唐朝这位重伤病人非一般皇帝能挽救,宦官专政和藩镇割据这两大顽疾极难根除,外加又遭受了庞勋、黄巢之类的重拳袭击,还怎么去挽救?
不过,李晔继位初期,的确有一番雄心壮志想挽救唐朝,比如面对宦官专政和藩镇割据两大顽疾,李晔动足了脑筋想根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