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马来结局和斯大林之死
联政局里除了他和莫洛托夫等少数几人外,余下的全是五十岁左右,刚刚升上来的“新面孔”。
马林科夫正式执掌苏共后,他依斯大林死前的秘密遗言,开始“大赦”天下,释放了一批半年前斯大林故意逮捕流放“无辜者”,实际上却是在为自己收拢人心。
靠着一个唱黑脸扮恶人,一个唱红脸装好人,马林科夫这个能力相对平庸的“286”,总算完成了苏共上层的接班工作。
至于叶利钦和地图头戈尔巴乔夫,这两人斯大林没有杀他们。倒不是因为他们还是孩子的原因,而是斯大林明白,这没有意义。看不见的敌人远比已暴露出来的敌人更可怕。留着这两人监视反而更好。
而在苏联政局变动交接的过程中,喀秋莎在苏共内依旧保持着超然的地位,她不直接掌权,但是谁要上台都要得到她的点头支持。从前斯大林在时,喀秋莎在苏联的地位只是一个漂亮的雕像,作为证明斯大林执政“正当性”的存在,喀秋莎也很聪明地知道,自己不能和这个暴君争权。
在斯大林的想法里,有喀秋莎的存在,要防止苏联解体时,就多了一道保障,这一点他的想法,其实和东边的某个人很相似。
监国,这就是斯大林给予喀秋莎超然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