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九章 秋来春早去(下)
个首倡者兼院判,却只能乖乖等待结果。改革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比如他的身边,被硬生生安上两名同判,这是某些大人物在跑马圈地。必然会带来矛盾和不稳定。然而人家打着分权制衡的旗号,正大光明的安插亲信,陈恪哪能说个不字?
再比如,虽然方案大体得到通过,但最重要的一句‘非武进士不得授予七品以上武职’,被几位相公给删掉了。
武举必由武学、武官必由武举,这是陈恪军事改革的根本所在。相公们这一下,直接斩断了链条,让陈恪的整体设计失灵。
武举不再是武官晋升的必要条件。而只是‘重要参考’,其重要性大大降低,连带着武学的地位也大大降低。其作用也变得的微乎其微……
陈恪对此极力反对,他数度找到曾公亮,力陈如果这么改,不如不改:“折腾来,折腾去,最后只是给朝廷增加开支!这种生孩子没屁眼的事情,我坚决不干!”
曾公亮苦笑道:“仲方,你也要体谅我的难处,老夫真的已经尽力了。”
陈恪也听说了,曾公亮这样的谦谦君子。为此事都拍了桌子、摔了茶碗。然而两府议事,并非说你官位高,就可以成为主宰。因为就事论事是不可能的,所有能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