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五六章 制科考试(中)

后才能参加皇帝的御试。

    这下大家明白,为啥两宋三百年,就二十多个考中制科的了吧?实在是太难了。

    但惟其如此,才见其珍稀。能考中制科,是每一名官员的梦想……非进士的文章做得再好,也甭想通过两制那一关。所以制科号称是‘唯才是举’,实则早变成进士们的禁脔了。

    到截止日为止,两制共计收到三百多人的策论,也就是一千五百份。现下的翰林学士承旨是刘敞,知制诰乃王安石,两人加班加点,用了五天时间,从中择选出五十名文辞优异者,进入下一环节的秘阁试。

    公布时,陈恪发现宋端平、王韶、曾布、郏亶等人都榜上无名……可见其残酷。

    当然也没有他的名字,不过倒不是他的文章入不了两制的法眼,而是他被任命为直秘阁,作为参知政事王珪、欧阳修等人的副手,同知秘阁考试……分割……再写一章吧。rq!!!

    .全部章节
 <本章"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