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烫手山芋
那就必然把自己牢牢捆在传v,.统礼法、道德所限定的圈子内,做事难免束手缚脚所以“英雄”二字,时常与“悲剧”二字相关联。枭雄或奸雄则不同,并不过于在意当时和后世的评价。敢于突破窠臼。为了成功可以不择手段。故往往能够成事者也。比方说刘备为“世之枭雄”,他仁厚君子的面貌也是后世因政治需要而逐渐涂抹上去的,历史上真实的刘玄德绝没有中那么大仁大义。
刘备是枭雄,曹操则奸雄也,行事果决,杀伐刻重,即便再粉曹操的人,也不敢把他描绘成一朵白莲花。其实荀彧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把平靖乱世的希望寄托在曹操身上真要是位仁厚君子,荀文若还瞧不上眼呢,乱世之中仍执著于董道之人,几个能有好下场?
荀彧与曹操相交甚久,相知甚深,以曹操的性格能够做出什么事儿来,他闭着眼睛都能猜到想要劝说曹操放过伏氏,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自打知道校事搜得伏后的书信,并且已经禀报了曹操,荀彧就明白:废后之事。不可止矣,所差的就是早废晚废。以及是废是杀的区别罢了。
或许提前一两年,他还会幻想着靠自己的影响力能够说动曹操放伏后一马吧,但经过置丞相、加九锡之事,荀文若算彻底明白了:曹操是自己的主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