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饮食文化
控日本人的粮食,改变日本人的语言,还想改变日本人本身的餐饮文化。
日本人的餐饮文化,深受中国人的影响。随着日本人对中国的学习,中国人发明的酱油、豆腐等等,从古代开始,便传入日本。而茶叶的制作方法,和品茶之道,更是在日本大为风行。在后世,日本人对茶道的重视和研究。甚至已经超过了作为茶道起源之地却有文化断层存在的中国。
而作为日本菜代表的寿司,更是起源于中国。寿司在中国古代,名为鮓。汉朝刘熙的《释名卷二释饮食第十三》中记载:“鮓滓,也,以盐米酿之加葅,熟而食之也。”
这种食品,在最初的时间里,是以米、盐、醋和蔬菜已经蒸熟的鱼糅合而成的饭团。作为人们逃荒时候,随身携带的快餐。最初的形状,是椭圆的球形。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变成了一种以海苔、糯米、蛋黄、脆皮、花生、蔬菜、熟虾仁做成的圆柱形饭团,在中国沿海,被称为糍饭棒。
当然,在中国。许多糍饭棒的包裹外皮,并不是紫菜或海苔,而是面皮。这种食物因为食用简单,而且营养丰富,在亚洲广为传播。传到朝鲜,演变成为后来的紫菜包饭。传到日本,演变成为后来的寿司。
而中国人在古代遵循的餐桌礼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