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淮河大桥
下桩,灌入水泥。可是后来一想,以这个年代的技术,很难打造出直径六米,深十多米到二十多米的大铁管,就算打造出来,运输也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当王羽提出,沉箱式施工方案的时候,受到梅文鼎的反对:“若是沉入铁箱子,那么大的铁箱子要如何运输?就算是把零件运到河边再来焊接,怎么给送到河中也是个难题。另外河底起伏不平,铁箱子的高度也不一致。”
这时候薛凤祚提出了他的建议:“学生有个办法,我们可以在大桥的上游和下游各修筑一条拦河坝,在河边开挖一条引水渠,让上游的水通过引水渠进入下游。两条拦河坝之间的水给引出,这样就能露出河底。”
“拦河坝?这条拦河坝该修多长啊?”宋士慧摇了摇头,“上游拦河坝至少需要两百多丈长,下游拦河坝要三百丈长,而且淮河水量如此之大,这引水渠要挖多大?这个工程量太过于浩大,很难完成。”
“造拱桥!只需要在河流两岸修建桥墩即可,中间用水泥和石头连接。”戴仓提议道。
薛凤祚反对道:“一里多长的大桥,跨度太大,如何修建拱桥?”
最终,还是薛凤祚提出了建议:“干脆造一个渡口吧,让火车开上蒸汽渡船,用渡船把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