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他一杯羹。白行朗是海关分署初建最大的冤大头,又是秦骄阳的岳父,以后务必注意“卖”足他的面子。例如分署聘用的师爷、书吏、杂役之类的人选,凡是白老爷推荐的都优先考虑,也可顺带解决一点分署上下人等的“福利”。当然在你不方便出面的时候,更别忘了尽量拿他当枪使。实惠你得,臭名他背。这都不会干,难道你傻呀?
杨致另给毅先生划出了一条不容逾越的底线:分署所有人员,你只可任吏,不可许官!但有违反,我概不认账。同时你这个经略使也就做到头了!
令杨致大感意外的另外一桩事。是他大大低估了蓬莱的富商巨贾对官爵的狂热需求。
中华王朝的历朝历代,都尊奉儒家“重农抑商”的理念为国策。自古以来,所谓三教九流中的九流,由尊至卑依次为帝王、文士、官吏、医卜、僧道、士兵、农民、工匠、商贾。商人虽然经济条件较为优裕。但政治地位与社会身份极低。是以有的商户人家不惜血本的聘请名师大儒,教导子弟一心投身科举,实乃常见。想当年老爷子杨炎无比抠门,却舍得花费重金聘请信阳名士徐文瀚来教导儿子杨致,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这个年代的大环境概况。杨致都是知道的。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只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