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耆老和里正
理制度,让底层百姓被彻底驯服,就算是到县城去,也要有身份证明,也就是村里耆老和里正开出来的路引,至于说到外地去,更是需要有县衙开出来的路引,否则就会被当作罪犯抓起来。
农民暴动、县城被攻破,知县被杀,这么大的事情,崇祯元年春夏之交才传到相聚不是特别远的马鞍山村,而且还是传闻,只能够私下里议论,不敢公开说。
有功名的读书人是有特权的,他们不仅在本地受到尊重,出门游历也是很方便的,官府开出的路引会特别注明,若是拥有举人的身份,可直接到各地设置的官驿,享受公家的接待。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用这种办法,将老百姓和农户牢牢的圈在了狭小的空间内,而为皇室服务的官吏和读书人,则能够得到皇家的恩赐,拥有常人无法企及的行动自由。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吴帆徽暂时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来改变他目前可怜至极的处境。
农家子弟是不能够睡懒觉的,不管你愿不愿意,都是要早起的,村子只有那么大,每家每户毫无隐私可言,芝麻大的小事情,都会引发扎堆的议论。
要是年满十三岁、虚岁十四岁的吴帆徽睡懒觉了,很快就会被贯上不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