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十九章 “提醒”

,对各级的官吏好像有着天生的仇恨,他给官吏的俸禄少的可怜,朝中正一品的高官,每年俸禄也就是三百多两银子,七品知县全年俸禄不过四十五两白银。

    就说这七品的知县,依照大明的消费水平,七品知县依靠这四十五两白银过日子,那也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惜知县大人为了能够署理好一县之内的政务,必须要请师爷,还要备置轿子,要雇请轿夫,知县到地方上任,不准携带家眷,身边还需要服侍的人,这都是需要掏银子的,否则谁为你做事情,可这些银两的开销,朱元璋统统不认账,那都是知县自己必须承担的。

    这样算下来,知县大人当掉内裤怕也是承担不起的。

    所以明初的时候,不要说七品知县,就算是京城里面的高官,太过于清廉根本活不下去。

    朱元璋心知肚明,他不去管官吏是不是活得下去,不想着提升官吏的待遇,而是大力推行了所谓的道德教育,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等,而朱熹的《四书集注》里面,就是无限制的拔高了官吏甘受清贫、不讲求物质生活、饿死都无所谓的思想,这正好符合朱元璋的想法,被朝廷和皇室大力推广。

    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注定是失败的,朱元璋大力惩戒贪污腐化的行为,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