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十一章 府试(2)

层统治者,这样的人很少见,不喜欢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物,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

    这道题目,与杂文的题目如出一辙,好比是一个提出来观点,一个就给与了证实,老百姓不是无缘无故想着造反的,都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故而各级官府采取仁政,一定能够平息此事的。

    吴帆徽只能够按照这个观点写八股文,同时一定要符合朱熹的《四书解析》里面的观点,这些观点在《四书解析》里面倒是很好找。

    只是在写这些八股文的时候,吴帆徽自己都感觉到了肉麻,乱世已经到来,迂腐的读书人还在嘴里高喊着什么仁政,难道你可以到辽东去用嘴喊着仁政,让后金放下屠刀,难道你能够嘴里喊着仁政,就让农民起义军烟消云散。

    都是一些糊弄人的观点,也正是这些糊弄人的观点,决定了朝廷应对农民起义军的态度,让崇祯皇帝最终自食恶果。

    说到底,崇祯皇帝没有什么真正的能力,做一个普通的王爷享受生活还算可以,可是做一个皇帝,那就差的太远了。

    六月初七,申时一刻。

    吴帆徽拖着疲惫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