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理想与现实
认定,这次将张霈伦发落京外,是上面嫌他话多,但“未始非磨练英雄之具”。“磨练英雄”四字,应该不是指望张霈伦能在海防事业当中发挥什么作用,而是故意让他这个不懂实务的书生出去栽跟头。
在一切结束之后,李绍泉对张霈伦说,所谓“会办”实系贬谪,“只合浮湛”。他心中的“磨练”二字,应该就是“浮湛”之道,在复杂的境遇中,如何虚与委蛇,自我保全。
张霈伦开始也是这么想的,打算到地儿先了解一下情况,奏明朝廷,如果能被很快召回,那当然非常好,如果不召,就“设辞乞病”。他想得很周全,却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人,有时是做不了自己的主的。
可一离开天津,张霈伦的想法全变了,不但没有装病开小差,反倒比任何时候都积极的参与到了海防事务当中,并且殚思竭虑,细细谋划。难道,亲临一线之后,他发现了生机所在,掌握了制胜秘笈,从而变得信心满满?其实不是,在巡视过程中,他曾给侄子张仁俊写信,满纸的牢骚,对于“办事之人多有前科劣迹”的现象痛恨不已。
为什么要做这件明知不可为而强为之之事?还是因为,“非如此不可”!当张霈伦来到一线,发现他的同僚皆是窝囊软弱靠不住之辈,他就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