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埃及帕夏
困扰的问题。
那就是,奥斯曼人似乎真的与先进武器绝缘了一样。
到了十六世纪末的时候,图菲克火枪成了耶尼色里军团的标准装备。对比欧洲同时代的火器,图菲克火枪从射程、精度以及威力之上不相上下,让奥斯曼帝国保持了足够的战斗力。
但是,半个世纪多的时间过去了。
耶尼色里军团的火枪却依旧鲜少有进行过个革新。
没错,在中国人的军备竞赛之上。欧洲本土已经竭力开始研发威力更强,射程更远,精度更高的燧发枪,以此来超越中国中兴一式步枪长期在军火之中的领先地位。
甚至,面对中国人迅速研发完毕的开花弹,欧洲人也是感觉十分凝重。匠人们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科学家成为各国王侯的座上宾。
到了大明二八二年,西元一六五零年的这一会儿。欧洲各国经过大明的刺激,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改变。
相反,没有经受过直接刺激的奥斯曼帝国却依旧在旧的步伐上继续沉沦。
困于国内肆无忌惮的腐败与涣散的组织纪律,奥斯曼帝国几乎称不上什么强大的实力。在国与国之间的对抗之中,犹如一个虚弱的肥羊。
没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