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确立榜样
可以说,从明代开始,中国社会的进步就基本停滞了。流传下来的不是儒家经典的注解,就是一些诗词古画,很少再出现有价值的发明了。
就算有什么工艺上的进步,朝廷为了维持统治,也会将其掐灭。程宇华记得清廷还在东北的时候,为了对抗明军的火炮,从荷兰人手中买来火炮自己仿制,最后居然自己也能自产了,然而等清廷彻底占据中原之后,就将那些参与仿制的工匠遣散,将火炮封存,最后等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居然连燧发枪的工艺都不成熟了。
南宁建立政权之后,虽然很重视技术研发,也从西方引进了很多先进技术,然而却是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军事、钢铁、造船等重要方面,尽管对一些与社会密切相关的技术也多少进行了关注,比如纺织、制盐、建筑等方面,但是这些都是政府行为,很少有民间人士参与进来。因为民间还是对技术处于一种懵懂状态,很少有人会有兴趣去主动改进研发。
一开始程宇华也以为南宁教育程度还不够深入,因为大部分人还是文盲,没有足够的知识份子有能力去研究新事物,就算有,也只是处于启蒙状态。直到今天程宇华看到许少阳自制的那辆自行车,才明白过来已经有部分人有了成果,只是还没有得到社会和政府的支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