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09章 装甲碰撞 2

榴弹炮,当年其设计初衷就是支援步兵,反装甲的活根本就不该让它去做!

    用了两年之后,法国人自己也觉得这门炮的威力实在太弱,该找个替代品了。于是从1937年起,新生产的H-35换装了L35的长管37毫米炮,其在100米外的AP弹穿深勉强增加到30mm,算是基本具备了反装甲能力。

    同时,新生产的坦克也换用了120马力发动机,其机动终于摆脱了令人抓狂的龟速级别。由于整车改动颇大,全重已上升到了12.1吨,这批坦克被重新命名为H-39,算是令人耳目一新。不过在山猫的装甲面前,H-39的火力仍然像是敲门砖绵软无力。

    哈奇开斯坦克唯一值得称道的,就只剩下了它的防护。其车体和炮塔均拥有全向40mm装甲,在车体前部还是呈倾斜布置,侧后方的防御水平比山猫还要坚厚。只是,这种步兵堡垒的战术理念,已经完全落后于当今的机械化时代,对H-35一句评价可能足矣:它是堑壕战中最出色的突破武器。

    由于哈奇开斯系列战车的性能不尽如人意,法军骑兵(机械化部队)便也没有把宝都压在它们身上。真正被法国人倚为主力的,是索玛公司生产的S-35坦克。后者和哈奇开斯系列形成高低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