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盛世之雏,恢复江山之望2
复的,况且从隆兴二年到乾道三年,四年的时间里不仅要修复战争创伤,还要累积财力为北伐准备。
至少也得十年左右。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可以说,官家此举,便是远见的布置。
为将来的北伐储备人才。
这个局面就是:只要大宋有了一定的国力,官家不仅有心,有能力,还有人来北伐恢复江山。
有道是文成武治。
官家意图北伐,当然不会只重用宋金二次大战的功臣武将。
那些有着经略之才的读书人文臣,不少人也纷纷被吏部考核后,受到了的官家的擢升。
最为显耀的便是建康知府陆游,便擢升为淮南东路转运使,权兼建康知府,加封正奉大夫,入宝文阁待制。
隆兴二年春闱中高中一甲状元的木待问,入阁之后在外地出仕了几个月,随着这一次大幅度的人事变动,木待问前往建康,权兼建康府通判。
隆兴二年春闱高中一甲榜眼却又被李凤梧的探花抢去风头的黄洽,被派到寿州,补了辛弃疾寿州知州的缺。
不仅这两人,近十年来的大科中,年富力强的有才之士纷纷得到起用。
本科状元赵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