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钱”观
的角色,仅凭大义如何招得那么多人来?我记得《上海皇帝》里面有一幕很经典,当然这不能作为论据,只是说出来大家一笑,当时杜月笙的师爷说钱入不敷出了,能不能省着点花,杜月笙说:“现在已经够省了,再省人家就会说,杜先生不如以前了,这样信用立马就会下降”(大意)
至于每家每户发多少粮食,这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还有说干脆不发,不骚扰他们就不错了,嗯,都有道理!只是要看发粮的人抱着什么目的,宋江假仁假义,一家一户发一石算不错了,他又没指望人家举家来投,搞个根据地什么的,为日后谋划打基础,落个嘴巴上的名誉就好了。所以宋江发粮的数目跟他的目的相合,所以不显得突凸。但主角目的明显跟宋江不一样,他心中的想法想必各位读者肚子里明镜似得,我就不再多说了。
5.一贯钱到底是多少?相当于现如今多少钱的购买力?
答:这个宋史专家都没有定论,只能从当时留下的古籍中推算,故而有人说一贯钱相当如现如今1000块甚至更多的购买力,还有人说没那么多,也就一两百块人民币啦,其实各有各的道理。作者觉得大家可以看看下文,很有见解。需要说明一下的是,北宋一贯钱大部分时间都不是1000文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