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抉择(2)
实在过于惊人,而鞑靼人的独立和起义也配合得很好,外面还有伊朗在大开大合,让布尔什维克高层头疼不已。为堵住这匹狂飙突进的野马,朱可夫迫不得已,又从远东调来20万部队进行围追堵截,华西列夫斯基表示了异议,认为这会削弱远东的防御能力。但斯大林认为日军眼下的注意力在印度,短期内不会对苏维埃发难,尽可以放心。
事实上关东军和远东军的交易非常频繁,在苏军提供便利协助关东军“剿灭”边境抵抗分子后,日苏双方进行了一系列的物资交易,稻米、小麦、面粉、大豆等源源不断地输入远东,规模已达到了几十万吨,而苏联则把金银珠宝、油画、古董、名贵家具等卖给了关东军,还搭上了一些缴获的、暂时用不着的德军装备。总体而言是日本赚了钱,苏联捞到了救命的物资,但这点物资对于苏联庞大的缺口也只是杯水车薪罢了。
从远东调集的军队部署到中亚还需要时间,而且由于油料短缺,很多机械化部队的使用受到了严格限制,从朱可夫发布命令到部队真正落实到位,足足用了将近3周的时间。而且远东这些“精锐”似乎也并不能堵住中亚大地上的德国装甲部队。隆美尔在北非沙漠有过丰富的作战经验,而且带5-8万部队正好能发挥其来去如风、攻击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