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汤和赌刀(二)
铜钱有官铸的,也有私人自己铸的--在大李朝私人铸钱并不违法,只要你花得出去,人家愿意接受,一些大贵族、大商人都自行铸钱。你还别说,私铸的铜钱有时比官铸的含铜量还高些,大李朝有几个皇帝贪小利,铸的铜钱含铜量太低,颜色发白,被民间称为白钱,又叫小钱,三枚才抵得开国太祖开元通宝一枚。
铜钱如此,银子就更不用说了,市面上流通的各色银子纯度都不相同,以至于有一个专门的行当,就是帮人评估银子的成色,折色以后才能交易。
除了铜钱和银子,店铺还收到不少麻、葛、丝、小米、麦子等,因为很多农民至今保持着以物易物的习惯,手里根本没有现钱。
这些东西实在不方便运回后隆村来,于是只能就地在店铺销售。
因此主管财计的李波叫苦连天,他的数学再好,复式记帐能力再高,面对这样的货币体系根本是有力无处施。
当李波有一日看到郭大路喂大黑吃一枚硬币时,眼睛一亮,也不顾失礼,一把从大黑嘴下抢过了硬币,在阳光下查看再三--他可是义学里学过拼音和简体字的,立刻明白此是何物--硬币!这是独一无二的硬币!
李波又惊又喜:“郭大哥,你啥时候整了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