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七章 道试案首
朝在这点上的确如徐元佐阐述的,是个一直在“革新”的朝代。朱元璋时候就经常改变国策。建文削藩,成祖奉天靖难,其后安南的建省与废弃,下西洋的坚持和终止,盐法由开中到以银代米继而又要回复开中……重要国策始终是在变化之中。
有人讥为朝令夕改,如今徐元佐却用“少年日新”来解释这种现象,正是站在了国家朝廷的正确立场上。而且这文章也符合如今的大势——如今大势正是张居正要恢复祖制,强调考成法,约束官吏。
林大春说罢,收了卷子。道:“以此文与《幼学》,谁也阻不得你入学。只是我却不忍看大明多个庸碌之官,少个鸿儒种子。我且问你,你可想参加明年的乡试?”
又是一个早已经泄题的问题。
徐元佐早就准备好了答案。斩钉截铁道:“小子有心在经世济民的学问上走得更深更远,生员足矣,弱冠之前并不想再钻研时文。待弱冠之后,学问有了根脚,上可佐君王。下可安黎庶,如此才愿下场考试,谋个身前身后名。”
林大春大喜,道:“我既担心你过于执着功名,枉费了天资,最终碌碌无为。又怕你天资过高,一心于学,以至于颠倒本末,落入隐逸之路。既然你已经想得如此周到,我便点你个道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