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八 银子的用法
非仅限本人。也有人花大价钱为父亲、祖父刷的。
仁寿堂的董事会成员纷纷解囊,说是慈善公益,其实更多是在给徐元佐面子。徐元佐虽然尽数收下,却总有种收人投名状的味道。
没过多久,这股捐献风就蔓延到了普通股东。许多人都向云间公益广济会捐献了几十几百两不等,无不著名来自仁寿堂某某人。
徐璠从未想到自己好端端坐在家里,竟然会有一万五千两银子砸过来。虽然不是给他的,但给广济会显然跟给他也差不多。因为广济会的账也是徐元佐管的,广济会收到的“善款”也来自徐家捐出来的土地收益。
这些捐款首先要开一份高薪给徐璠、徐元春、徐元佐、徐琨、徐瑛、各个挂名的家丁仆从……反正是归入徐家公账的。其次,广济会还要雇人修缮田地水利设施。这本来也是徐家的开支大头。既然田地都给了广济会,那么水利设施当然也该由广济会负担。
广济会要做广告、公益宣传,所以要往书坊和报社砸银子;要培养乡梓文士,所以要给升湖书院赞助补贴。凡是寒门士子进升湖书院,衣食住行和笔墨纸砚,也都是广济会赞助的;又要宏扬地方文气,徐阶讲学、编撰《故训汇纂》的费用也是广济会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