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三四五 姑苏时报

济又从南京找了几个老工匠,调制水墨,雕版刻字。再寻了两个秀才主笔,这么一份旨在针砭时弊的《姑苏时报》就轻而易举地炮制了出来。

    “从版面上看有些单薄。”翁弘农拿了小样,觉得不如《曲苑杂谭》厚实。现在这份只有社论的《姑苏时报》更像是揭帖,尤其像那种趁着半夜无人悄悄投入人家家里的揭帖。

    这种揭帖就像是后世的大字报。大义凛然地发人阴私,名声很不好听。

    “看来那些糟粕也是有用的。”翁弘济小心道。

    翁弘农看了又看,不肯承认自己的决策有误。他道:“不管怎么说,主要是写这文章的人水平不够。除了满纸空话,并无一点真材实料,清汤寡水叫人不喜。”

    翁弘济暗道:这种文章有人肯给你写就已经不错了,你还要人写出花来么?再者说,咱们给的润笔还没《曲苑杂谭》给的一半多,上哪找文笔好的读书人来写?

    他虽然打听到了《曲苑杂谭》的润笔费——这不是秘密,在小圈子里早就是公开的标准了。不过他却不知道《曲苑杂谭》上真正有诱导性的社论,都是找的特约撰稿人。上至王世贞,下至县衙的书办、精通诉讼的讼师,就连华亭知县的师爷李文明都经常投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