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七 东窗事发
蔡国熙没有糊弄翁弘农,他的确将《姑苏时报》送到了北京,通过自己设的书房——外地官员的私人驻京办,递交到了高拱手里。高拱拿到这报纸也是颇为得意。感觉没有白白保下蔡国熙,只等时机成熟的时候便能拿出来一用。
谁知道风云突变,揭帖首先在京师中流传开来。
高拱看到这揭帖之后,脸都青了。特意命幕友找来《姑苏时报》一一核实,竟然没有一字错讹。通读全文。也很难说是断章取义。如此看来,蔡国熙纵容之罪是逃不掉的——朝廷当然不会要求一方兵宪承担起监控言论的义务,纯粹是高拱私心上给蔡国熙贴上了“无能可恶”的标签。
最早着手推动一条鞭法可以追溯到严嵩当政时候,然后徐阶接手,击鼓传花一般传到了张居正手上。无论内阁如何争斗,中央阁部与地方督抚如何争论,一条鞭法始终在缓步前行。张居正为此甚至不惜自查自家,从自家入手清丈田亩,以身作则。大家都坚信,一条鞭法是减轻百姓负担。改善国库收入的善法,也是治疗帝国病症的良药。统一以货币征税,正是一条鞭法的核心内容。
要说攻击一条鞭法就是攻击国策,真是一点都不冤枉。
张居正拿着揭帖找到高拱的时候,高拱爽快地拿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