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三四九 展望

是生丝,苏杭都有织造衙门,太监又唯利是图不好说话。所以也是地方官府颇为头痛的事。

    今年仁寿堂出面,在夏税征收上再一次打了个胜仗,让郑岳顺利过关。更大的收获除了银子之外,还有衙门书办们的“友谊”。两次合作下来。大家都觉得仁寿堂打点到位,没有仗势欺人——书办自觉在地方豪族面前还是弱势群体。尤其收入明显要高于包给其他大户,而粮户们甚至觉得仁寿堂很是仁义,陋规比别人家少,浮收也要少许多。如此上下愉快,自然连下次秋粮的事也敲定下来。

    “咱们除了卖给徐氏丝行。其他都卖给了海客人。”程宰道:“已经收了银钱。”

    徐元佐道:“这事办得漂亮。”他又取出徐家丝行的报表,虽然不很理想,但是比之徐琨坐镇时候已经翻了几番,王老实看来也的确是拿钱办事,没有偷工减料。这些丝只有少部分用在高级布料的生产上,其他大部分一样作为原材料卖给了海商,贩去日本或是东南亚。

    徐元佐算了算利润,其实日本航线应该自家跑才好。不过现在远洋船太少,实在没有办法涉足,只能乖乖做个物资供应商。

    程宰又道:“佐哥儿,有件事得叫您知晓。”

    “何事这般严肃?”徐元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