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四 金山银山
果然是要互相刺激方能增益,说不定这些徐元佐背不出名字的进士里,就有徐元春那样原本不在榜单之中,却因为来此游学、编书,增进了学问而高中的士子。
不管是原历史榜上有名的,还是后来新挤进去的,所有这些进士无不觉得自己在松江的这几个月中受益匪浅,饮水不忘挖井人。最直观的反应就是大家站在徐元春一边,纷纷上疏恳求详查顾绍告徐氏侵占松府转运税赋一案。虽然这些新科进士不敢说徐家是无辜的,但是纷纷从人情和法理两方面为徐璠开脱。
人情自然不用说,徐元春在御前头都磕破了,要以身代父去边塞充军。这是父慈子孝。人之大伦,即便皇帝也不能一边发配人家老子,一边叫儿子尽忠。法理也有依据,地方上面还没个确切结论。北京这边就已经定罪了,这里面有没有政争的猫腻?徐阶好歹也是两朝首辅,从八议的角度是否应该留一个儿子给他养老送终?
新科进士们略一串联,立刻就引起了朝中保徐浪潮。这里面非但有鼎甲堂出身的进士,更有这些进士的同乡、同学。隆庆五年辛未科的三百九十六位进士。其中绝大部分人会沉寂在历史长河之中,他们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自然要借着这件事为自己挣个名头。万一徐案成了大礼议那样可以写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