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六章 民心所向
行,很快就来到了一座精舍前。门前站着两个侍女,见了徐元佐深深福身。
徐诚示意徐元佐进去,欲言又止。
徐元佐整了整衣衫,方才踏步而入。
徐阶坐在太师椅上,看上去有些疲倦。碰到这种事,任谁都不会轻松。他完全可以推动朝中人脉对高拱的打击报复进行反制,也可以动用士林的力量在舆论上对高拱进行反击,但是他并没有选择对抗。这或许是古老智慧,但是在徐元佐看来却有些太过“智慧”。
如今只是抓了徐阶两个儿子,而在另一个剧本里,徐阶子、侄、孙辈遭到牵连的有十余人,甚至连松江宅第都被“百姓”围攻。不得不迁回浙江老家。相比万历年间的“民抄董宦”,恐怕还要更加激烈些。
徐元佐并不能揣摩徐阶的“智慧”。某些人做出了让人不能理解的事,是因为这些人思维回路与众不同。而与众不同有两种,一种是高明得令常人难以理解。一种是常人对他而言都高明得难以理解。
徐阶的历史地位和社会身份已经证明他属于前者。
既然如此,徐元佐只要知道徐老先生大人神志清晰就够了。至于能否理解,那只是次要的事。更何况徐元佐并没自大到认为自己已经真正了解了大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