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5章 漫漫长夜
皇帝说,“这只是个托辞罢了,真正的原因是尚书令品位太高,权势过于的重啊,朕无合适人选,绝不轻易授人。”
李治在琢磨皇帝这句话的意思。
“自周以来,‘辅弼天子’一直是历朝设置宰相的一条不刊之法。一个好宰相乃是天子的膀臂。但相权坐大、炙手可热的权势又触犯了‘仆大妨主’的天条。”
太子道,“是呀,远的不说,前隋的尚书令杨素,便导演了的皇位易主的事情。若非他居位弄事,前隋也不会这么快亡掉。”
“你读过后汉书,后汉尚书令的权力几出皇帝之右,当时的三公、列卿车马行于道路,遇到尚书令车驾均须回车避让,不得卫士传呼不敢过去。尚书令权重如此,朝政又岂能不出大事!”
太子道,“隋代尚书令统领六部事务,权兼议政、执政双重角色,在三省宰相中地位独尊,被称为‘真宰相’,而如此重职,也真是不能轻易予人。”
高祖起兵攻占长安,扶立隋帝杨侑时,曾自任尚书令。
次年,高祖被晋为唐王,又以长子建成出任尚书令。
立国后,建成被册立为皇太子,便由秦王继任尚书令。
这样,父子三人相继垄断了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