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十一章 长老不姓秦 (求订阅支持)

    。

    夜幕降临,三圣宫内响起嘹亮的“学习车梁好榜样”。

    饭前一支歌,前锋营要唱,亲卫营要唱,搬到山腰宫殿的修研院一样要唱。听到歌声,心里才踏实,才有安全感。

    人是铁饭是钢,文官一样要吃饭。

    参加过“两千五百里长征”的南洲官员,比想象中更敬业更能干,后勤搞得无可挑剔,一进驻三圣宫就设立大膳房,去城外京军大营附近招募尚未回南洲或没打算回南洲的民夫专门为修部衙门做饭。

    综合司下面一连设立掌印、文档、采买、车驾、膳食、修缮等八个处,八个来自南洲各府郡的小官摇身一变为修部员外郎,各带一两个主事,把整个衙门打理得井井有条。

    在官员任命上,修部有绝对自主权。

    选吏司拟份公文,盖上大印,文官的送到吏部,武官的送到兵部,备个案,拿一份加盖吏部或兵部大印的公文回来,便是如假包换的朝廷命官。

    勋贵感觉修部不靠谱,别人可不这么认为。

    乌纱帽来得容易,粮饷比其它衙门多,住房待遇整个大秦首屈一指,人不是很难招。

    理政院教习来了十六位,学生两百多。在其它衙门不受重视的主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